生子早做准备“乌龙”耽误大事

4484

发布:2022-03-26 17:46:02  来自 眉眼如初 女儿家会员


  几个关于分娩的“乌龙”小故事。透过这些故事,其他准爸爸妈妈们在莞尔一笑的同时,还可以引以为戒,有备无患。

  手忙脚乱型——赶到医院却没床位

  “要生了,要生了!”凌晨3时,市民秦女士拍打着躺在身边呼呼大睡的丈夫杨先生。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刚刚从梦中惊醒的杨先生有些慌乱。他赶紧从抽屉里翻出各种证件,急急忙忙到楼下叫来出租车,一路飞车赶到平时产检的医院。可令夫妇俩没想到的是,医院的床位已经满了。由于不是上班时间,不能临时加床位,秦女士夫妇只能再打车到另一家医院待产。

  专家建议

  可提前打电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助产士朱光美建议,在怀孕第9个月前,就要把分娩时需要的物品准备好,并放在家属都知道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在孕妇突然临产时手忙脚乱。

  “在非正常上班时间,孕妇如果突然肚子痛,前往医院之前最好先打个电话,问清楚是否有床位,以及是否必须入院等。” 朱光美说,她在产科病房值夜班时,常常会看到一家几口拖着大包小包前来,但却发现没床位,于是又气呼呼地走了。如果来医院之前能打个电话问问,便可以省下转到第二家医院的时间,避免耽误生产。

  在正常上班时间来到医院,如果医院没床位,还能加床吗?朱光美说,加床在产科病房是常有的事,但如果孕妇肚子痛得不规律,还是建议转到别的有床位的医院待产。

  朱光美进一步解释,这样建议有两个原因:一是硬生生的新加床位会给孕妇带来不便,住着也不舒适;二是加床会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本来医院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因此只能服务一定数量的病人。毕竟医务人员的数量,是不会因为加床而增加的。所以对于加床进来的孕妇,难免就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因此服务质量可能会下降。”朱光美说。

  大大咧咧型——宫缩时仍做家务

  “真的?那么快就生了?”当助产士通过电话把好消息告诉林先生时,他还有点不太相信。林先生把妻子送到医院之后,回家准备待产的东西。没想到还没回到家,助产士一通电话打过来说,孩子已经出生了。

  这是林先生妻子的第二胎。因为有了头胎的经验,第二胎难免有些“疏忽大意”,他的妻子就连产检都没好好做,更别说做好分娩前的准备了。当时妻子还在干家务,直到发现有规律的宫缩时,她手上的活还没停下。等到宫口开得挺大了,她这才不慌不忙地把丈夫叫回家,陪自己来到医院……来到医院时,这对准爸爸妈妈什么也没带。

  专家建议

  产前避免疲劳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产科副护士长刘青艳说,像这种大大咧咧的孕妇非常多,尤其是二胎的孕妇,到了妊娠末期仍不以为然,结果在临产来到医院时,身上什么都没带。虽然很多住院的所需品都能在医院买到,但在赶往医院前,至少也要把产妇的各种证件,如就诊卡、孕妇保健手册、病历资料、化验单等带在身上。“这些资料可以让产科医生迅速地了解产妇的各方面情况,为助产做好准备。”

  刘青艳提醒,产妇分娩时会消耗很大的体力,因此产妇临产前要避免疲劳,一定要吃好睡饱,不能因为是第二胎就大意。

  过度紧张型——把家“搬”到医院

  “水温计、纸尿裤、吸奶器、和尚服、小围嘴……”闲来无事,谢女士又把床边那个大箱子里的物品数了一遍,生怕漏掉任何一样。

  谢女士和丈夫都感到奇怪:在待产房待了一个星期,怎么宝宝还没出来报到?在这等待的一个星期里,可把谢女士的丈夫累坏了。他在工作之余,一刻也没闲着: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陪床,时不时还要去采购妻子想到的“产房必备品”。一个星期下来,住院时带来的一大箱东西变成了两大箱。只要妻子能想到的,他都一一买回来,箱子里甚至还有给宝宝准备的卡通玩具,仿佛把“家”搬到了医院。

  专家建议

  没必要过早住院待产

  “我认为太早来医院待产是没什么好处的。”朱光美介绍,有些孕妇并没有出现有规律的宫缩,只是因为到了预产期就来医院住院,既增多了住院费用,又累坏了家属。据了解,预产期有一定的范围,提前10天或推后10天,都是正常现象。

  朱光美解释,不提倡早住院的原因有:首先,环境的改变会让孕妇感到不适,可能会影响饮食和睡眠,导致真正到了该进产房时却不在“最佳状态”;其次,几个孕妈妈一起住虽然可以互相交流,但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也很大;最后,医院里床位紧张,流动人员多,也容易导致孕妇患病。

  什么时候应该到医院住院?朱光美介绍,出现临产的征兆就必须来医院了。如胎膜早破、有水从阴道流出、间隔5~6分钟且持续30秒左右的有规律的阵痛、没有诱因的情况下出现阴道流血现象等。

  这类过度紧张型的准爸爸妈妈可不少,朱光美说:“比如有的爸爸心很细,带了很多奶粉、卡通玩具,其实都是用不上的。因为爱婴医院提倡母乳喂养,是不给带入奶粉的。而玩具就更没必要带了,因为刚刚出生的小婴儿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只有光感。”

  分娩前物品准备

  分娩时所需要的物品,在怀孕期间都要陆续准备好。怀孕第十个月前要把这些东西收拾在一起,放在家人都知道的地方。

  产妇的证件:就诊卡、孕妇保健卡、孕妇保健手册、病历资料、检查化验资料等。

  产妇住院用品:面盆、脚盆、牙膏、牙刷、大小毛巾、吸管、杯子、哺乳胸罩、吸奶器、拖鞋、夜用卫生巾(最好用产妇用卫生巾或成人纸尿裤)、卫生纸、内衣、内裤、收腹带等。另外,产妇喜爱的小零食、果汁饮料、巧克力、葡萄、红牛都是补充体力的好食品,也应准备好。

  婴儿用品:内衣、外套、包布、尿布、小毛巾、围嘴、垫被、小被头等均应准备齐全。尤其出院抱婴儿的用品必须事先包好,注意做好记号,免得家属接婴儿时准备不全。

  医生提醒,准妈妈住院待产时,没必要带卡通玩具等物,其实都用不上。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

  • 哺乳期乳房保健三个按摩方法推荐
    乳房保健之缓解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是很多新手妈妈们都会遇见的一个问题。乳汁淤积是因为新妈妈们在哺乳期的时候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房内积存而导致的。那么缓解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新妈妈们可以用自己的一只手呈C字型的拖住乳房,拖住的
  • 5种不当走姿影响宝宝健康
    走姿1:左摇右摆(1)走姿描述宝宝走路左摇右摆、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我们总是担心宝宝会摔跤,但是到最后我们却发现是自己多虑了,这原本就是宝宝走路的样子。(2)走姿危害跌跌撞撞说明宝宝的平衡能力发育不健全,如果宝宝过了4
  • 有助于宝宝睡得更香的食物
    下面推荐几款食物,妈妈平常可以做给宝宝吃,帮助宝宝睡得更香。1.葵花子:葵花子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因为它里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能够帮助改善细胞的抑制技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调节新陈代谢。所以晚饭后,妈妈可以嗑一些葵花子给宝宝吃,有助于宝宝消食化滞
  • 重拾妈咪育前性快乐的秘密
    运动法阴道本身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产后出现的扩张现象在产后3个月即可恢复。但毕竟是经过挤压撕裂,阴道中的肌肉受到损伤,所以阴道弹性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产后妈妈可以通过一些锻炼来加强弹性的恢复,促进阴道紧实。1、屏住小便:在小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
  • 小孩长口疮怎么办这样应对就好
    孩长口疮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妈妈都遇到过,以营养不良的小孩发病率高,虽不是大病,但对小孩来说,却是很遭罪。因为一长口疮,小孩吃东西时就会感到疼痛,从而影响食欲。那小孩长口疮怎么办?小孩长口疮应对方法如果是新妈妈,第一次遇到小孩长口疮,多半是不知
  • 产后瘦身吃什么好五谷杂粮瘦身方推荐
    生完之后,很多女性朋友们最想做的就是想要让自己的身材能够尽快恢复,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大象腿和水桶腰消下去呢?吃什么瘦身好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的几款五谷杂粮瘦身方,你们不妨可以参考一些哦!相对大米来说,五谷杂粮里面所含有的膳食纤维更加丰富,而且还能
  • 月子期间婆婆做了这些事说明是真心疼你
    一说到婆媳关系,很多女人都表示有话说,婆媳关系不好处理这是真的,而且很多人认为婆婆和媳妇是天敌,只要在一块呆上几天,绝对会有问题出现,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有的婆媳关系非常的好,跟母女一样亲,一家人住了十几年,都没有红过脸,其实说实话,婆媳之间可能在一些
  • 国务院追查问题奶粉2131.87吨追责191人
    昨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2010年7月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集中查办了40起非法使用2008年问题乳粉生产、销售原料乳粉和乳制品案件,已对查明负有责任的191名领导干部和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行政问责和诫勉谈话。截至2010
  • 出生6个月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征
    6个月的宝宝已经学会哪些技能呢?以下是6个月宝宝生长发育特征:1、主要技能:三翻六坐七滚八爬,所以妈妈可以惊喜地发现,6个月的宝宝已经会坐了。如果宝宝运动能力发展好的话,不需要人扶就可以独立坐一会儿了。2、粗大运动技能:6个月的宝宝能独自坐一会
  • 夏季选择水中分娩你要先了解这些
    一、水中分娩常识胎儿大于3500克、早产、母体有妊娠疾病的情况下不能选择这种分娩方式。随着天气逐渐变热,生产必须忍受疼痛和高温两重罪,这时候选择水中待产,一是可以减轻大部分疼痛(国外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产妇选择水中分娩可以减轻60—80%疼痛),二
  • 科学新解:婴儿断奶后宜先喂肉
    当婴儿断奶后,父母虽然知道该喂他们固体食物了,但从亲友、书籍甚至医生那里得到的建议,却往往出于习俗,并不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父母喂给婴儿的食物可谓五花八门:非洲国家喂肉,日本喂鱼和萝卜,法国则喂西红柿。对此,美国儿科学院营养委员会会员查廷得·巴蒂亚
  • 小儿春季常见病防治大全
    第一大类:传染病春天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许多传染病都会引发危重并发病。因此在春天,传染病是宝宝们的首要大敌。疾病名称:流行性感冒病征: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
  • 想要宝宝健康过年?避免陷阱+饮食铁律是标配
    在孩子的单纯的世界里,“吃喝玩乐”是过年期间最为形象的代名词。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人来客往,无形中每天都会多出一些“大吃大喝”的机会。但是,小宝宝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且肠胃娇嫩,为了孩子的健康,作为父母则需在孩子的饮食方面格外注意。家长不仅要从多方面进
  • 1种零食会引起宝宝慢性中毒
    1种零食会引起宝宝慢性中毒食品的彩衣是由色素制成,色素有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类。天然色素从动、植物中提取,是一种安全、理想的食用色素,但其来源较少,价格又高,使用并不广泛。人工合成色素则是从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种类多,色泽鲜艳,成本低廉,着
  •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3大问题
    很多妈妈在给宝宝母乳喂养的时候,都会担心不能使宝宝吃好、吃饱,从而放弃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妈妈们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一、母乳喂养过程中,宝妈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1、乳汁不足刚生完宝宝,乳房不会分泌出很多的乳汁。有些妈妈以为生完宝宝后,乳
  • 宝宝夏天怎么过
    一、夏天宝宝的衣着和盖被夏天天热,宝宝穿宽松透气,布料是棉质、麻质或丝质的衣服最好。尿布或者尿裤也要选择棉质的,这样可以让宝宝的身体能够比较顺畅地散热,防止中暑。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只给宝宝穿背心短裤,但是都要护住肚子。宝宝睡觉的时候,不能穿的太
  • 产后抑郁症不只是女人的专利
    >>>推荐阅读:抑郁症来袭,注意自我调节2010年来到,进入生育高峰期的“80后”育龄妇女倍增,由于“80后”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随之上升,甚至“80后”年轻父亲也渐渐成了产后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很多人认为,产后抑
  • 产后想瘦肚子试试这些实用方法
    生完宝宝,很多妈妈发现,隆起的腹部一直没有瘦下来的意思,肚子上的赘肉松松垮垮,简直不忍直视!爱美的妈妈一刻也不能忍受,恨不得马上瘦瘦瘦!然而,肚子的皮肤被拉伸了9个月来迎合宝宝生长,并不是瞬间就能恢复弹性。对于大多数的妈妈来说,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更
  • 断奶后宝宝吃奶粉的5大禁忌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母乳所供给的各种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在9至12个月时可以断奶,在奶制品或其他代乳品缺乏的地区,断奶可适当延迟至1岁半左右。断奶的月龄没有硬性规定,母乳充足的妈妈可多喂一段时间,通常在1岁左右断奶。母乳少的妈妈
  • 准妈妈必须收藏宝宝出生后每月的护理妙招
    第一个月1、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2、要母乳喂养;3、搞好脐部护理,预防肺炎;4、与孩子多接触,多抱,多抚摸;5、学笑,练抬头和“爬行”;6、继续听胎教音乐;7、与孩子多说话,要懂得孩子的哭;8、生后两周可服鱼肝油滴剂